一、電動化浪潮對傳統車企的挑戰
為什么寶馬、奔馳、豐田等車企打造不出能與特斯拉媲美的電動車
在特斯拉引領全球汽車電動化之際,傳統車企的電動車產品卻屢遭挫折而且電動化技術水平相對落后。很多人會有疑問,為什么像豐田、奔馳、寶馬這樣強大的車企,制造不出一輛與特斯拉媲美的電動車?
傳統車企發展至今,最擅長的模式是做整車解決方案,他們從車輛設計、平臺開發、底盤布置和消費者需求等各方面積累了大量的數據,并且在供應鏈管理、生產制造上有長期積累的經驗,在銷售渠道上有成熟的經銷商網絡。車企掌握的核心技術是動力系統,而為了成本和效率,將零件外包給大型零部件供應商,很多零配件的專利掌握在博世、大陸等供應商手上。大型零部件供應商繼續發揮外包的理念,將非關鍵技術和零件層層外包,由此催生了龐大的汽車供應鏈體系。
從整車解決方案的角度考慮,對電動車的研發,傳統車企并不會完全由自己投入大量的資金去覆蓋所有環節,而是傾向于通過產業鏈中的分工去解決問題,外包自己沒有核心優勢的部分,像選擇其他配件一樣,選擇合作伙伴來完成電動車的生產。比如,奔馳 EQC 電驅模塊由采埃孚提供,寶馬電動車的電池由 CATL 提供,大眾電動車的集成電池解決方案和電驅動總成組件由 LG 化學和法雷奧等提供。
但這種模式似乎無法打造出成功的產品且問題頻出,例如奔馳 EQC 無法達到預期產能,奧迪 e-Tron 不支持整車 OTA,大眾 ID3 因軟件問題上市時間一再推遲。傳統車企迫切的需要一款暢銷的電動車來面對這場變革。而車企在臺前的“廝殺”,背后需要強大的電子電氣化供應商進行支撐,汽車零部件供應商面臨歷史性的挑戰和機遇。
二、“新四化”為博世對未來汽車的定位
2.1 百年車企,百年博世
全球第一大汽車技術供應商。博世成立于 1885 年,成立之初創始人就將公司定位為“精密機械及電氣工程的工廠”。經過 100 多年的發展,公司已成為全球最大的汽車技術供應商,目前的業務分為四大領域,分別是汽車與智能交通技術(汽車零部件及技術等)、工業技術(提供工業4.0 產品和服務)、消費品(白色家電,電動工具等)、能源與建筑(智能安防,智慧樓宇,智慧城市等)。汽車業務一直以來為公司的主要收入來源,其中 2019 年營收約 468 億歐元,占公司總收入的 60%左右。
一戰后促使其戰略升級,兩個十年一舉奠定如今集團的戰略框架。博世早期憑借電磁點火裝置與柴油噴射泵成功,但一戰過后公司面臨近乎一切業務歸零的窘境。之后公司通過兩個 10 年的戰略升級完成鳳凰磐涅。第一個 10 年,博世做了兩方面調整,一是通過擴展南美市場的業務打開“增量市場”。二是提供零部件生態解決方案能力,進行橫縱向拓展。橫向涉及汽車鳴笛、電池、伺服制動器等業務,縱向開始向柴油發動機研發邁進。第二個 10 年實現業務重心多元化,通過收購多家電氣工程產業的廠商,踏入供暖、冰箱、無線廣播、電視等領域,從汽車零件供應商轉型為汽車與電氣工程企業。
二戰后再度崛起,不斷多元化的業務和服務。二戰使博世再度經歷毀滅性打擊。戰后挨過最艱難的 5 年之后,公司于 50 年代借助賽車運動證明了其產品在極端惡劣環境下的可靠性和耐用性,從而促使業務逐步重回正軌。同時,公司推出了大量的廚房電器、電鉆、車載收音機等產品,不斷多樣化其業務和服務。
博世一直走在汽車電子工業的最前端。博世為最早開拓電子元件領域的企業之一,自 1950 年起,博世便在汽車電子元件領域進行研究與開發。之后推出了 ABS、MEMS、ESP 等一系列汽車領域劃時代的技術與產品,成為了汽車工程領域的技術標準,也逐步造就了公司今日在汽車電子領域的龍頭地位。目前博世汽車電子提供了包含車用傳感器、半導體和 IP模塊在內全面的產品組合。
2.2 博世如何定義未來汽車的方向
“新四化”時代,博世打造模塊化解決方案。為應對全球汽車市場的變化,博世對汽車與智能交通技術業務的轉型聚焦于四個方面:電氣化(Powertrain and electrified mobility);自動化(Automated mobility);互聯化(Connected mobility);個性化(Personalized mobility)。比如,汽車產業借助互聯化解決方案,可以實現更高效的電氣化管理;電氣化是實現自動駕駛的必要條件之一;個性化服務,則是在大數據分析和開發的基礎之上發展而來。
三、電氣化:從零件到平臺,提供電動車全方位解決方案
3.1 模塊化的電動車底盤解決方案
2019 年 9 月,博世與德國本特勒集團合作研發的底盤滾動平臺。博世提供動力總成系統,轉向系統、制動系統等電動車所必須的基礎部件,本特勒提供底盤、輪胎等其他部件,并將其集成到滾動底盤中,形成的一體化、模塊化的高效整合平臺,可為不同類型的電動車提供高度通用的基礎,幫助客戶大幅縮短研發周期及降低成本,還有助于博世更好地了解汽車生產商在汽車配件方面的需求,以便進行相應的產品開發。
3.2 一體化設計的動力總成系統
博世推出的電橋(eAxle)將原本獨立的三個動力總成內部件—電機、逆變器及傳動部件,整合為一個緊湊型單元。其優點包括:1)更高效。通過一體化縮減高壓電纜、插頭、冷卻裝置等部件,使其能耗最小化;2)功率范圍在 50kW-300kW,扭矩范圍在 1000-6000Nm,適用于大中小多種電動車型;3)重量輕。一個 150kW 的電動軸重量僅為 90 千克,遠小于目前獨立式動力驅動系統總重量;4)更經濟。減少了部件數量,簡化了冷卻系統的結構,無需為轉動部件配置軸承。5)節省空間。電橋的傳動部件位置離電機較近,節省了安裝空間,支持新能源車型緊湊的動力布局。
3.3 掌握電動車動力系統核心部件
2011 年 8 月戴姆勒和博世合資成立 EM-motive 公司,目前是歐洲最成功的電機制造商之一,客戶包括戴姆勒、保時捷、菲亞特、沃爾沃等,到 2020 年公司預期將生產 100 萬臺電機。目前博世已推出電機、電力電子控制器、電驅動模塊等一系列產品,并采用集成化設計,具有重量輕、能效高、體積小等優勢。
長鷹信質為博世電機定轉子供應商之一。公司是全球電機核心零部件龍頭企業,主要產品包括電機定子鐵芯、定子總成、電機轉子等,適用于48V 微混系統電機,與法雷奧、博世、大陸、電裝等全球一線汽零供應商均有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2019 年公司電動車轉子及配件業務營收6.25 億元,同比+14.89%,毛利率為 9.11%。
科寧達為博世永磁電機材料供應商之一。中科三環全資子公司及永磁材料生產基地科寧達為博世提供釹鐵硼產品??茖庍_下游客戶包括奔馳、寶馬、博世、西門子、施耐德等,2019 年科寧達營收 12.48 億元,凈利潤為 1.07 億元。
國內電機電控龍頭企業差距逐步縮小。目前生產電機電控的企業可分為兩類:
1)一類為整車及傳統零部件供應商企業,例如特斯拉、比亞迪、博世等。采用自研自產或自研+代工生產的模式。其中比亞迪元 EV 上搭載自主研發的永磁同步電機,在功率、扭矩等技術水平方面已經能與 Model 3 同臺競爭。
2)另一類為電機電控生產企業,如精進電動、臥龍電驅、匯川技術等,以供應核心零部件的模式為主。例如匯川技術為小鵬 P7、威馬 EX5 提供電機控制器。臥龍電驅為采埃孚電機生產供應商。目前國內頭部企業能夠提供一體化產品,并在重量及電機效率上不斷縮小與博世、大陸的差距。
3.4 制動能量回收系統是電動汽車重要技術之一
博世的智能剎車系統能通過制動能量回收從而增加電動車續航里程。該系統基本原理為利用車輛減速時的慣性,使得車輪帶動電機轉動,使電機變為發電機,回收電能儲存至電池組內;同時電機反向扭矩產生電制動力施加于驅動軸,使車輛減速。博世的智能助力器 iBooster,連接到踏板上,利用電機通過定速單元實現真空助力制動。據官網數據,iBooster 與 ESP 組合可實現 10%以上的能量回收,相當于續航提升 10%。
國內企業自主技術研究獲突破,但產業化仍有距離。博世、大陸、日本電裝等海外龍頭具備提供整套制動能量回收解決方案能力。比亞迪、元豐汽車是國內較早開發制動能量回收技術的代表性企業,但零部件及制動能量回收系統還未實現產業化。目前需解決的關鍵技術問題主要有四個方面:1)制動穩定性問題;2)制動能力回收充分性問題;3)制動踏板平穩性問題;4)符合制動協調兼容問題。
3.5 智能熱管理技術延長 25%的續航里程
依靠余熱回收技術的整車熱管理系統解決方案。博世的智能熱管理技術能夠把電動車內的冷量和熱量持續精準地傳遞到所需要的相應部位,使得電動車在冬季城市路況條件下的續航里程增加 25%。這主要得益于熱泵、冷卻水泵和水閥相結合的水冷循環回路,通過回收電機、電池、和電力電子裝置中的余熱、運用可調控空氣循環系統,車內額外的冷卻或加熱需求被減少 60%,使得電動車冬季供暖以及夏季制冷經濟、高效、節能,電池使用效率也得以優化。
電動車冷/熱管理回路減少,單車價值量提升。車輛冷、熱管理技術的核心部件為制冷劑、水泵、壓縮機、電子膨脹閥、多路流控閥、管路等。由于電動車的熱回路高度共享和集成,零部件整體數量和架構簡化,我們預計單車價值由燃油車約 3000-5000 元提升至約 8000-10000 元。
三花智控為國內新能源車熱管理龍頭,客戶結構優異。公司作為制冷控制元器件全球龍頭,其電子膨脹閥、四通換向閥等產品具備全球競爭力,并自主開發了電磁閥、車用水閥、電子油泵、電子水泵、板換、油冷器等一系列新能源汽車熱管理相關零部件。公司客戶結構優異,目前已獲得如特斯拉、大眾、法雷奧、馬勒、奔馳、寶馬、沃爾沃、通用、吉利、比亞迪、上汽等客戶的訂單,最大單車貨值已近 5000 元。
四、自動化:從感知到決策的自動駕駛技術多面手
4.1 博世為自動駕駛感知層提供多種解決方案
博世提供自動駕駛需要的多種高精度傳感器。實現智能自動駕駛必須以視覺影像處理系統為基礎,而攝像頭+雷達是影像處理系統的輸入。博世能夠提供攝像頭、雷達、激光雷達、超聲波雷達等一系列傳感器,結合開發的駕駛輔助系統,為自動駕駛的感知層提供了多種解決方案。目前搭載博世傳感器的車型包括 Golf 7,路虎 Discovery,特斯拉等。
舜宇車載為博世的車載攝像頭供應商。據 IHS 預測,2020/21 年車載攝像頭出貨量預計分別為 1.28/1.43 億件,以單價大約 30-50 美元測算,市場空間為 64/72 億美元。舜宇光學子公司舜宇車載為博世車載攝像頭供應商。公司于 04 年進入車載攝像頭領域,自 12 年起出貨量開始穩居全球第一。據公司公告,2019 年車載鏡頭出貨量達 5010.2 萬件,同比+25.4%,已進入各大車企(寶馬、奔馳、奧迪、特斯拉等)前裝市場。
國內車載雷達及攝像頭市場主要由國外零部件巨頭所占據。車載攝像頭國內有格科微、思比科、比亞迪、舜宇光學、歐菲光等,其產品目前主要應用在中低端車型。激光雷達領頭羊有速騰聚創、 禾賽光電、北科天繪。毫米波雷達供應商有華域汽車、德賽西威等,并逐步由部件拓展至系統集成配套。超聲波雷達市場基本由博世、法雷、日本電裝等供應商占據,長期看超聲波雷達或將被綜合性能更好的毫米波雷達所替代。
4.2 電動助力轉向系統是自動駕駛的必經之路
博世開發的 Servolectric 電子助力轉向系統(EPS)通過傳感器的電子信號驅動電機來控制和輔助車輛進行轉向。該系統擁有失效可操作性,具備了符合 SAE4 級高度自動駕駛的能力,轉向系統出現故障時,第二套完全獨立的電子系統電路可接管轉向功能,從而確保車輛的安全。該系統的優點還包括:傳動效率更高,由系統計算隨速可變助力,結構緊湊,可實現自動泊車、道路偏移糾正等功能,成本更低,維護簡便等。
國內供應商逐步由部件拓展至系統集成配套。國內 EPS 供應商包括耐世特、德爾股份等。據中國產業網預計,2020 年 EPS 市場超 500 億元。據智研咨詢,EPS 單車價值量約 2000 元以上,國內乘用車中 EPS 的裝車率超過 60%,但仍低于歐洲(75%)、日本(90%)等,滲透率有望進一步提升。
4.3 電控剎車既能幫助能量回收又能實現自動剎車
博世的 iBooster 利用傳感器的電子信號對車輛進行剎車,配合 ESP 最多可以實現 0.3G 的剎車減速度,同時實現再生制動。其特點包括:可通過傳感器的信號進行自動剎車,響應速度提升了 3 倍,安全性更高。具有失效可操作性,若在傳感器失效情況下仍做作為傳統剎車裝置。由于是根據電子信號進行控制,后期可進行定制化的精度調節。
博世在 15 年推出了第 2 代 iBooster,能適用于所有的動力總成解決方案,單車價值量約 400-600 美元。國內首個 iBooster 生產基地于 17 年在南京建設,總投資金額達 1 億歐元,并于 19 年正式投產。該項目計劃建設兩條生產線,目前已建成一條,年產能在 150 萬套左右,公司預計到 2024 年將達 300 余萬套。據博世底盤控制系統中國區總裁表示,在中國 19 年約有 15 個 iBooster 合作項目,包括特斯拉 Model 3、吉利領克、上汽榮威、奔馳、大眾以及本田等車企車型。
4.4 自動駕駛域控制器
博世研發的 DASy 為自動駕駛的域控制器,高運算能力支持達到最高功能安全 ASIL-D 等級,可滿足部分和高度自動化駕駛所需要的功能性和擴展性要求,在行駛過程中,來自傳感器的信號會在傳感器的控制單元中進行預處理,并整合到 DASy 中。利用這些數據,DASy 可以生成車輛周圍環境的高精度 360°模型。集成的駕駛功能利用來自周圍環境模型的信息來確定合適的駕駛策略,然后,通過對轉向,制動和動力總成系統進行有針對性的干預,從而實現自動駕駛。
五、互聯化:博世將汽車變成互聯網的一個重要部分
博世對互聯化的焦點在將車輛內外的系統與智能出行解決方案相連,使駕駛體驗更為智能。這一切的實現都有賴于中央網關、傳感器、ESP 等。博世在互聯汽車技術方面的產品及服務包括中央網關、V2X 車載互聯控制單元、自動尋找停車位、停車場管理系統、錯向行駛警示系統、駕駛員監控系統、智能無鑰匙、自動代客泊車等。
5.1 OTA 技術是打開汽車智能化大門的鑰匙
汽車 OTA 升級優勢凸顯,可節省百億美元成本。在汽車領域,OTA(Overthe Air)指的是云端服務器通過網絡與車輛建立連接并且傳輸更新包,進而對車輛不同模塊進行修復或更新,與手機升級有異曲同工之妙。具備整車 OTA 功能的車輛優點包括:1)對車企,減少車輛召回,車輛遠程狀態監控、遠程診斷、修復系統缺陷快等。據 IHS Markit 預測,車企從 OTA 軟件更新中節省的成本將從 2015 年的 27 億美元增長到 2022年的 350 億美;2)對用戶,自動推送最新版本,開放最新功能,用車體驗不斷升級。
高效可靠的 OTA 技術至關重要。OTA 分為兩類,一種是 FOTA(固件升級),車輛需要下載完整的固件鏡像。另一種是 SOTA(軟件升級),整車企業僅發送需要更改或更新的部分。博世的 FOTA 和 SOTA 技術特點包括:1)高效:應用增量和壓縮機制的高速更新技術加快傳輸并降低成本;2)安全:博世物聯網云通過加密算法,防火墻和入侵檢測系統以及硬件安全模塊來提供高數據的傳輸安全性。
博世掌握 FOTA 的核心中央網關。中央網關(CGW)是車輛的中央通信節點,允許車輛內不同域和控制單元之間的數據交換,并且是所有數據進入車輛的大門。博世的 CGW 支持車輛內的 ECU 通過 CAN、LIN和以太網連接,其產品功能特點包括:1)對車企:集中通信節點,用于域之間的數據交換;支持不斷增長的總線網絡和數據速率;防火墻和入侵檢測等功能可確保車輛通信和連接的服務安全;網關中提供的所有數據能支持跨域功能的高效集成;通過 OTA 維修故障降低成本。2)對駕駛員:啟用車輛遠程功能;實現高度自動化駕駛所需的數據交換;通過OTA 修復故障,體驗最新功能及服務。
特斯拉整車 OTA 技術為行業標桿。特斯拉電動車與云端傳輸的是通過Red Bend 的 OTA 平臺,能夠更新與升級整車控制系統、電池管理系統、車內娛樂系統等。市場上其他多數電動車目前著重在娛樂系統的升級,在車輛控制方面的升級技術成熟度較低。而奧迪 e-Tron 與奔馳 EQC 不支持整車 OTA。目前能提供成熟 OTA 平臺的供應商包括博世、Red Bend、大陸集團、安波福、艾拉比、科絡達等。
5.2 車聯網是智能網聯汽車的關鍵技術
車路協同解決方案。V2X 或車輛網,是指借助車與車,車與路測基礎設施、車與路人之間的無線通信,實時感知車輛周邊狀況進行及時預警,其價值包括提高道路安全性、改善交通流量、協同駕駛操作、協助實現自動駕駛功能等。
預計中國車聯網市場規模超 2000 億元。據華為預測,車聯網是物聯網領域內行業成熟度較高并且連接數量最多的領域,預計 2020 年中國車聯網連接數量將達到6000萬規模。據中國聯通數據顯示,預計2020年,中國 V2X 市場將達到 2010 億元,滲透率超過 20%。而位于車聯網整個產業鏈上的服務商、服務提供商、硬件商、通信運營商分別占有 61%、12%、17%和 10%的市場份額。
博世 V2X 產品安全穩定。博世的 V2X 控制單元配備了 LTE,C-V2X,DSRC 和 Wi-Fi 多種通信技術,無論是車對車通信,與基礎設施交換信息還是上傳和下載大量數據,該產品會始終自動選擇最穩定且最具成本效益的連接類型。該產品的核心技術是控制單元的智能連接管理系統,該系統負責各個通信技術的優先級,并保證連接的安全與穩定。
華為入局智能汽車領域。2019 年 5 月華為設立智能汽車解決方案事業部,計劃以一個架構為基礎、三個平臺為發展重點、聯接和云服務并舉。一個架構是指“計算+通信”架構。三個平臺是智能駕駛平臺、智能座艙平臺和智能電動平臺。聯接是指智能網聯解決方案,解決車內、車外網絡高速連接問題。云服務則是基于云計算提供的服務,如在線車主服務、娛樂和 OTA 等。華為希望通過自身通信技術、芯片研發、軟件系統開發等方面的優勢,成為智能網聯電動汽車增量部件提供商。目前除了推出 HiCar 投屏功能外,華為麒麟芯片已在比亞迪車型上展開智能座艙方面的技術研發。
5.3 依托于互聯和自動化的停車解決方案
互聯技術可自動尋找停車位。博世的停車解決方案覆蓋多種場景:1)在街道。通過超聲波傳感器識別停車位,同時數據被發往博世 IoT 云端,經過智能算法處理后的數字化停車信息通過車載儀表分享給其他駕駛員;2)在停車場。借助安裝在地面的傳感器識別停車位使用狀態,并將信息發往云端,駕駛員可通過手機等設備實時接收到最近的可用停車位。3)在家停車。通過保存停車路線,實現自動停車入庫,若感應到障礙物則系統會自動制動車輛。若只需小幅調整路線,則系統會繞開障礙物繼續駕駛。據博世官網數據,該停車解決方案能幫助車主每年降低約 60 小時的尋找停車時間。
運用傳感器智能停車。通過博世停車解決方案,結合博世的攝像頭、超聲波傳感器、電子助力轉向以及自動化停車輔助系統,可讓汽車自行完成“尋找車位”及“停車入位”兩大動作,為駕駛員提供更高效、便捷的泊車整體解決方案。
5.4 實現厘米級精度的自動駕駛定位解決方案
博世道路特征(Bosch road signature)服務是結合高精地圖、車載傳感器與博世衛星共同構成的自動駕駛定位解決方案,精度可達 10cm。工作原理為:攝像頭與雷達通過識別道路周圍的環境特征,通過車載通訊模塊將信息傳輸至云端服務器,云端生成獨立的傳感器定位層并傳輸至車輛內,集成為高精度地圖的一部分。自動駕駛車輛實時與高精地圖定位層進行比對,使得車輛能夠準確知曉自己在當前車道中的位置。目前博世已宣布與百度、高德及四維圖新合作,發力中國自動駕駛本土化市場。
六、個性化:定制化的出行方式增加用戶體驗
6.1 HMI 將車輛變成第三空間
博世的車內 HMI(人機交互界面)使用一系列連接的自動功能,將車輛變成第三空間,增加了車主的用戶體驗。例如,汽車可以幫助車主找到停車位,幫助防止睡眠不足,并警告下一個彎道附近的障礙物,可以找到車主喜歡的音樂,實現與朋友進行視頻聊天等功能。簡而言之,可在各種駕駛情況下準確地在需要時為駕駛員提供信息和輔助功能。目前博世可以單獨研發 HMI 的全部模塊,可以與車企合作開發定制化 HMI,也可以由 Tie 2 提供地圖引擎或語音等服務,博世負責集成。
6.2 具有 3D 立體視圖效果的儀表屏
在未來的駕駛艙中,數字顯示器將在駕駛員與車輛之間發揮交互作用。博世研發的新款3D顯示屏能夠在駕艙中為駕駛員和乘客打造三維效果。這將有效提升輔助系統的可視化效果,例如,3D 技術下的倒車攝像頭可以讓駕駛員更加直觀地獲取相關信息,可以更早地檢測到障礙物,與在傳統屏幕上顯示相比,圖像更加逼真。博世在新顯示器中采用了無源 3D技術,該技術無需增加眼球追蹤或 3D 眼鏡之類的附加功能。
6.2 智能手機代替車鑰匙
博世智能無鑰匙進入系統可與存儲在智能手機上的虛擬鑰匙配合使用。該系統能幫助駕駛員自動解鎖車輛、啟動引擎并再次鎖定車輛。安裝在車內的傳感器可以像識別指紋一樣安全識別車主的智能手機,應用程序使車主也可以讓其他用戶訪問他們的車輛,或一鍵解鎖整個車隊的所有車輛。
6.4 數字化交通服務解決方案
博世正在為實現共享出行開發一套軟件平臺,用戶能通過智能手機輕松預訂出行交通工具。該服務通過算法確定最接近請求位置的車輛,并找到希望行駛類似路線的其他用戶。19 年下半年公司與戴姆勒在圣何塞開始試點自動駕駛城市服務。
此外,博世還提供便捷充電服務。該項服務將車輛信息(如電池當前電量、暖風和空調系統耗能)與外部環境數據(如充電網點、交通擁堵、天氣預報)互聯,以便精準預測車輛可行駛里程,使車主無需擔心充電難題。
七、投資建議(詳見報告原文)
我們預計 2020 為海外電動車放量元年,政策與消費共振。預計隨著疫情恢復,及優質新車型陸續推出,全球新能源汽車下半年產銷開始顯著放量。1)需求端:國內中游 7 月訂單大幅好轉,預計中游龍頭環比+30%以上;2)政策端:歐盟或加碼電動車政策,在實施嚴苛碳排放政策同時,給予補貼、免增值稅、加大基礎設施投資等刺激政策,并且歐洲各國均加大對電動車補貼力度(德國、英國、意大利、西班牙)激發終端用戶需求;投資建議:7 月預期國內中游鋰電需求恢復,龍頭訂單預計環比大幅增長,迎來基本面拐點。短期疫情影響不改電動汽車發展趨勢,全球電動化正邁入供給端優質車型加速期,未來三年是全球主流供應鏈加速爆發的趨勢性機會。始終圍繞全球一線供應鏈投資主線,持續看好切入全球電動車主流供應鏈投資機會。
文章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